在《紡織工業“十二五”規劃》和《建設紡織強國綱要(2010~2020)》中提出紡織工業要將超仿真技術和功能性、差別化纖維的發展作為首要任務之后,超仿棉產品開發及其產業化更多地受到了紡織企業的重視。在潛心發展了幾年之后,這次召開的研討會讓“超仿棉”再出江湖,又一次吸引了大眾的眼球。
家紡從業人員介紹,超仿棉不是什么新東西,原因在于,化纖仿棉本身具有較長的歷史,日本等國家已經在這方面具備國際先進水平。而近一兩年,當超仿棉被列為行業發展方向時,不少商家開始重視這一概念。據家紡英才網調查員了解,超仿棉這一概念提出時,引發了業界和學術界的激烈討論。
“超仿棉”主體是聚酯,聚酯含量大于85%,是差別化功能化的滌綸纖維,包括長絲仿棉與短纖仿棉。更形象地說,超仿棉產品看起來像棉、摸起來像棉、穿起來像棉、用起來比棉方便,有仿棉似棉、仿棉勝棉的優良特性,是聚合改性紡絲、紡紗、織造、染整多項技術的相互融合、整合發揮的產物。
家紡招聘行業聯盟與全棉相比,超仿棉產品外觀上仿棉:改變纖維的截面形狀。性能上仿棉:改善纖維可染性和吸濕排濕性,并從外觀和手感上接近棉織物。功能上仿棉:織物不僅具有良好的手感及服用性能,而且在吸水透氣、抗靜電性、熱穩定性等方面超越棉織物。
“超仿棉”超越的不僅是全棉,也超過了仿棉。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在相關會議上強調:超仿棉與以往的仿棉產品技術有本質區別。以往化纖仿棉主要通過纖維表面輪廓仿造或后整理等手段表現,纖維本身性能沒有變化,而超仿棉是要經過技術工藝處理,使纖維本質的性能發生改變,既要克服落后于天然纖維的性能,又要鞏固優于天然纖維的性能,通過攻關實現系統性仿真技術的突破。
與以往仿真技術和產品不同的是,目前超仿棉開發強調科學性,強調差別化功能化系列技術的整合發揮,強調聚合、化纖、織造、染整技術的相互融合。就像王華平強調的一樣,超仿棉技術與產品的研發,是難度極大的系統工程,是整個產業鏈的協同創新,須加強上下游一體化的聯合攻關。在完善開發體系的同時,要創建高水平技術產品示范基地。
引自:再出江湖:超仿棉 作者:陳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