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紡行業聯盟調查員分析:雖然在過去的一年里,中國棉紡織行業面臨諸多困難,但是在全行業的努力下,棉紡織行業取得了平穩發展,這對我國棉紡織企業來說是非常不易的。我國的經濟形勢,正在經歷一個特殊的時期,棉紡織行業也面臨著收儲、拋儲、稅費等政策的變化。棉紡織行業的政策調整整體向好,但是政策效果不會馬上顯現,企業還要積極應對政策帶來的變化,但從長遠來看,我國的紡織行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,棉紡織企業仍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期。
家紡招聘行業聯盟家紡英才網調查員介紹,在市場需求不振,國內棉價大幅高于國際棉價的形勢下,棉紡織企業積極進行設備改造升級,調整產品結構,適應市場變化,實現了產量小幅增長、出口同比增長。
巴基斯坦、印度、越南為我國棉紗線進口三大市場,其中巴基斯坦紗線占比最大,而印度棉紗數量增長最為迅速。印、巴紗線以中低支純棉紗為主,對國內的中低支紗生產企業造成了較大的沖擊。2013年棉紡織行業固定投資同比增長5.96%,新開工率同比減少9.7%,大中型企業和小型有特色企業訂單情況較好,開工足,常規產品企業運行困難,停工限產率高。
“高征低扣”政策的松動,以及近期拋儲政策的調整,都讓棉紡企業感受到很“頭痛”,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的實施,是我國棉花產業走向市場化的開始。實行了3年的棉花收儲政策,把我國的棉花資源幾乎全部收入國儲,雖然今年政策已作出調整,但此前政策的影響將會持續。
國儲棉棉花降價銷售,企業現有庫存貶值,都是棉花政策改革的“陣痛”,只是暫時性的,長遠來看有利于提升我國棉紡織行業市場競爭力,是有利于棉紡織行業發展的。棉紡織企業要有信心,雖然困難還存在,但不必要恐慌。如果每個企業都產生了一點恐慌,多拋了一點產品,那么對市場影響是非常大的;如果大家都信心足一點,手里的貨稍微多一點,那么整個市場就會有很大的改觀。雖然目前棉紡織行業需求不振、利潤下滑,企業關停現象增多,但紡織行業正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期,紡織行業特別是棉紡織行業的發展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
引自:恐慌癥:棉紡織行業未來分解 作者:Lorr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