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質檢總局對“洋奶粉”進口的新規定從本月起已開始實施,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。乳業英才網筆者認為,“史上最嚴”的奶粉進口新規定將有效起到規范市場的作用。此前,一些國內企業注冊了奶粉品牌后,再請當地工廠進行代工生產,所以無可避免,國內奶粉市場上存在著不少假“洋奶粉”。此次新規定實施后,此類假“洋奶粉”有望基本退出市場。
引發乳業內企業和人才關注的是,“洋奶粉”門檻的提高,“土洋大戰”在即,能否給國產奶粉帶來發展的新契機。事實上,近期國產乳業企業也不斷在發生改變。君樂寶配方奶粉日前就依靠“電商渠道+低價”模式殺入奶粉市場。其市場定價為每罐130元,因此引發市場高度關注.10天銷量突破萬罐,被認為是用“小米”模式賣奶粉的新嘗試。
近年來,國內龐大的嬰幼兒奶粉剛性需求帶動了市場規模的逐年遞增,也引發國外品牌蜂擁而入。有數據顯示,僅2009年后就有超過100個“洋奶粉”品牌涌入國內市場。當前“洋奶粉”占國內市場份額超過五成,在一些一線城市更高達八成。
值得注意的,近年來“洋奶粉”價格呈不斷上漲趨勢。2008年“洋奶粉”價格普遍在130—160元/罐之間,今年奶粉均價已達280元/罐甚至更高,明顯高出國際均價。本來是嬰幼兒基本“口糧”的奶粉,在國內儼然成為了奢侈品。一個6個月大的嬰兒每月大約要喝掉4罐奶粉,按280元/罐計算,每月奶粉錢即過千元,奶粉已成為不少嬰幼兒父母們的明顯負擔。
“國外中高端奶粉平均價大約是每罐125元,君樂寶牧場奶粉每罐130元只不過是一個國際正常價。”君樂寶乳業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劉森淼表示,這一價格的制定,表明國產奶粉實際上有實力用國際價格提供國際品質的奶粉。他表示,國產奶粉企業應該在這方面爭氣,練好內功,用更好的質量和更適合的價格,讓消費者受益。
據了解,此次進口奶粉新規定實施后,新西蘭的13家嬰兒配方奶粉生產商中已有8家獲得通過。業內專家分析認為,此次新規定的實施,有可能擠出此前部分進口奶粉占領的市場份額,對國產奶粉企業是一個利好消息,同時這也給破除“洋奶粉”的市場壟斷帶來了契機。但國產廠商最終能否拿到這部分份額,還面臨著一系列現實的挑戰。
乳粉土洋大戰,機遇還是危機?最終還要看真正的實力和模式創新的能力。
引自:乳業土洋大戰,是機遇還是危機? 作者:張斯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