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國際市場價格持續走低,棉花進口成本大幅低于臨時收儲價格的矛盾也日益突出。國家啟動棉花臨時收儲政策,在當時來看,雖然臨時收儲緩解棉價巨幅波動后對產業帶來的沖擊作用非常有效,但過分捆綁棉價,違背了市場經濟規律,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。
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財政部、農業部聯合發布2014年棉花目標價格,為每噸19800元,這標志著已實施了3年的棉花臨時收儲政策結束。然而,清明節后市場對此價格存在誤讀,期貨市場價格也一度大幅反彈,不過棉花收儲與直補是兩個不同的調控政策,對產業格局的影響有別。
隨著國際市場價格持續走低,棉花進口成本大幅低于臨時收儲價格的矛盾也日益突出。國家啟動棉花臨時收儲政策,在當時來看,雖然臨時收儲緩解棉價巨幅波動后對產業帶來的沖擊作用非常有效,但過分捆綁棉價,違背了市場經濟規律,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。
棉花價格對紡織服裝行業的影響,家紡從業人員有哪些意見呢?